本人
关于本人,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00后今年22,迄今为止都是学生生涯,除了志愿活动和零工以外无任何生产实践活动,所以我的大多数感悟都是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得到的。
如果要找个形容词来形容我,那一定就是普通。普通的长相,普通的气质,普通的智商情商,一直普通地生活下去。小学初中,关于这段时期的记忆我甚至都不太记得清楚了,说明我记忆力不是很好,但话说回来,身边也并没有什么大事发生,那时自己也并不关心什么大事,每天就是写作业上课和同学玩玩闹闹,在家里经常顶着玩页游都卡的老台式打页游,反正日子也就一天天过去了。只要上课认真听了,基本上考试都不会差(当然这是后面的感受了,现在我想要认真听课都做不到,因为总感觉听课就是应付考试没什么意义)。高中时期,这是一段极为特殊的时期,因为我正好赶上了3年的疫情,高中三年几乎完全就是在疫情中度过的,网课的时候也不认真听课但也学到了很多电脑知识。这个时候我的思绪特别的旺盛,经常在本子上写一些话,有豪言壮语,有多愁善感,有故作深沉,说白了就是中二病发作了(我中二病怎么是高中发作?难道男生真的晚熟一些?)。这本子至今放在家里书桌旁的抽屉深处,我也不敢拿出来读,因为我知道会尬到扣脚趾,但我肯定也不会扔,因为这里面承载着重要的回忆。高中成绩勉勉强强,从没补过课给父母省了一大笔钱(当然如果我要补的话他们肯定是不管要多少钱都给我补的,他们就是这样溺爱),高考的时候其实我感觉发挥得很差,但实际成绩考出来意外的还可以,比平常模拟考的排名要靠前,最后填志愿的时候填了某个本科的志愿组,随大流一号放的是计算机,但阴差阳错差了1分,最后被志愿组的二号志愿电子信息给录取了,然后我也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是目前记忆最深刻的(废话,因为我目前还在读本科大三),但说实话给我的感受就是自由且迷茫。大学以前都是强制上课,你一旦逃课班主任就会打电话告知家长,但大学逃课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签到的课完全可以不去,如果不在乎成绩的话几乎都不用去了。至于学习,平时完全不学期末学两周就能考七八十真没什么好说的,平时认真记一记笔记基本期末能上九十,当然难点也有,就是课程多,尤其是我们专业电子信息,计算机通信电子这三类的课基本都要学一些,当然主要还是电子。这样的话大学就有很多空余时间,如果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就很容易像我一样迷茫,当然我空余时间也不可能就凭空消失了,我基本都拿来打游戏了。今年可能打游戏的频率会下降了,因为年底就要考研了,考虑到23年时北京市硕博毕业生人数首超本科生,现在学历贬值严重,电子信息本科还是有必要读个研究生的。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不卷绩点并且成绩也没那么好,不然就直接保研了。有一说一,我还是挺喜欢电子信息这个专业的,因为与其说我喜欢计算机不如说我更喜欢电子产品,虽然上的课依然是从基础课学起而且极为抽象;电子信息专业相比计算机专业上下限区别也相对小一些,计算机真是高手与菜鸟之间差了一个银河系。学校里的项目活动之类的我也没参加,主要的原因是这些活动基本都要求队友,而我找不到合适的队友也不愿意野排,只能作罢。大学里总感觉人与人隔阂还是挺严重的,虽然嘴上玩着烂梗套近乎但是很难说内心是不是真诚,有时候感觉挺真诚的,有时候又感觉虚情假意,只能说人心太复杂反复无常我也摸不透,我总是抱着真诚的心去和他人交往的。总而言之就目前而言我的大学生活还是比较失败的,学习不够好,项目也没做,也没有女朋友和真心朋友。
关于爱好方面,我比较喜欢打游戏(尤其是日式的),看看番剧,看看动漫图,听听音乐,其实很符合目前一些市场调研的宅男人群。我个人是不太喜欢给自己贴标签的,比如说自己是二次元、jrpg玩家、jpop爱好者之类的,总给我一种怪怪的感觉,而且贴上这些标签后很麻烦,比如某某说二次元就该怎么怎么样,有种被裹挟的感觉。但我确实是宅男这不假,平时不太喜欢运动(这我知道不好,以后会改正,但估计不会高强度,散散步什么的),也确实喜欢玩这些东西,有空余时间基本也就宅在宿舍或者家里。而且现在宅文化逐渐融入主流但依然不受主文化待见,玩这些听这些看这些很容易被当成精日分子,我当然是不认可这些言论的,玩日式游戏就是个人喜好问题就不要上升国家政治,如果非要扯政治是无处不在的,文化入侵之类我的看法是与其诋毁他人不如提升自己。还有就是偏技术向的爱好,我比较喜欢计算机和网络这一块,小时候接触的老台式电脑算是计算机启蒙吧,真正正儿八经了解计算机还是上了大学之后,相关的课程我都认真学了,如下:C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python数据分析,java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网络信息系统,当然课程上学到的非常有限还得是自学,我也很明显地感觉老师也就是完成上课这个任务,大部分都是照着念PPT,不过学这些总比学其他课有意思,起码能让我有点想学的欲望。其实让我感触深的是国内计算机教育体制的落后,比如说网络信息系统这么有用的课程为什么不拿到高中学呢?能让学生对网络有个基础的了解,反正难度也不高,深度也那样。唯一能解释不这么做的答案是高中学习就仅仅是为了考试,考什么学什么,才不管那些受益你人生的课程呢。大学里的课程虽然考、教、学三者分离得很厉害,但起码也能学到点东西,胜过为了考试而学习千倍。
至于为什么叫zhuhen,是源自于我的网名逐痕,这是高中那会儿起的生造词,与大多数生造词一样没有什么实际含义,非要解释的话就是追逐痕迹吧。通常人都是留下痕迹,追逐痕迹是什么意思?而且追逐什么痕迹?追逐谁的痕迹?但这我也回答不出来,我也很向当初的自己问一问。
我一直觉得记录是一个很重要的习惯,我国史书多所以有着浓厚的历史底蕴,正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而对于个人而言,亦是如此。记录你所遭遇的人和事吧,或许结果真的不重要,把自己当时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要让它们随风消失了,宝贵的是属于每个人的生活,于是就有了这个博客。
建站
搭站点还是稍稍有一点麻烦的,用时间线的形式来记录一下。
- 2023年6月1号首次搭建博客。 当时使用的是github page页面托管服务,采用next主题。
- 2023年6月25号使用zhuhen.me作为域名,源自github学生包里namecheap提供的的一年免费域名服务。
- 2024年5月5号买了一台小主机,5月8日收到,由于是准系统并且学校路由器只能无线连接所以买了诸多配件,pve中装istoreos,debian和truenas,在玩AIO的过程中学到不少知识。
- 2024年7月25号域名到期,没有续费。
- 2025年1月12号到1月16号,搭建博客成功,使用typecho框架,Hanson制作的material主题,cloudflare的cdn。期间尝试了诸多方案,包括使用azure云服务器搭建,使用小主机搭建配合azure内网穿透,但由于github学生包中的1c1g服务器性能还是有点差遂放弃。
- 2025年1月16号,域名替换为blog.zhuhen.me。因为考虑到tech域名续费有些贵,me域名更适合作为博客和以前博客就是me域名的情怀,选择购买me域名。
- 2025年1月17号,重新搭建图床并和博客一起自动备份到onedrive。
- 2025年4月20号,新增域名www.zhuhen.me,部署于vercel
尾声
可能很多人觉得在信息如此庞杂的现代社会搭一个个人博客很没有必要,发微博、B站等公共平台完全足矣,门槛低的同时曝光度还高一些。首先是公共平台并不适合随心所欲的发言,无处不在的审核,各种遭受平台的广告和限制,而且由于现在上网门槛过低经常见人乱发言然后被别人挂出来;其次是个人博客自定义程度更高,更能展现人的个性,可以自由定义自己的博客;最后是我个人觉得流量低点也罢,没人看也无所谓,反正大部分内容也是写给自己看的。
这个博客既是搭给我看的,同时也欢迎不知是如何到访于此的你,如果你能够看到我写的文章有所收获那就再好不过了。
contact
如果文章涉及侵权等,请联系我立即删除
e-mail:[email protected]
沙发是我的